01.
如今卻憶江南樂,當時年少春衫薄。
騎馬倚斜橋,滿樓紅袖招。
—— 韋莊《菩薩蠻》
這是韋莊晚年所作的一首詞,從這首詞中可以看出,韋莊年輕時曾有過一段裘馬輕狂的風流歲月。
但縱觀韋莊的一生,他算唐代詩人中比較倒霉的一個了。
黃巢軍攻入長安時,大殿上孤零零地躺著他的《秦婦吟》,此前他舉進士剛剛落第,逢戰亂又與家人失散,困居長安達三年之久。
值得一說的是,這篇《秦婦吟》算是韋莊的代表作,但因詩中有「內庫燒為錦繡灰,天街踏盡公卿骨」兩句,為了仕途,他在家訓中責令后世子孫不得再提這首詩。
不僅如此,韋莊的倒霉事還不止這一樁。
原本他出身于「京兆杜氏」,為「五姓十族」中真正的豪門,當時民間就有「京兆韋杜,去天尺五」之說,韋家僅在唐朝就出過十幾個宰相。
文昌右相韋待價和玄宗宰相韋見素,皆是他的先祖,著名詩人韋應物,則是韋莊的四世祖。
盡管如此,韋氏一族到了韋莊這一代還是沒落了,可見人無千日好,花無百日紅,啃老是沒出路的。
韋莊的父親韋韞早亡,所以韋莊「少孤貧」,因此他也留下了「為人吝嗇」之名。
據《太平廣記》記載,韋莊每次做飯,所用的米和柴都是定量的,多一點都不行,如果吃肉,那更是要計算好要切多少片。他有個兒子早夭,入葬時,妻子為兒子換上了新衣服,但卻被韋莊扒了下來,用草席裹著就抬了出去,入土時,韋莊更是把草席撤下,帶回家中。
自然,不經他人苦,莫勸他人善,活在這個世上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,尤其對倒霉的韋莊而言,日子是不好過的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